详细内容

(连载)中华书法的养生作用(一)

        书法不仅是一种塑造形态的艺术,能够赏心悦目,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具有养生的作用。古往今来,绝大多数的书法家都很长寿。东汉以来的大书法家约有一百多位,平均年龄为71岁。如南北朝智永98岁,唐代柳公权88岁,宋代赵构80岁,元代冯子振95岁, 明代文征明89岁,清代刘墉85岁 。现代的长寿书法家更是不胜枚举,沙孟海、赵朴初、董寿平、萧娴等享年都在90岁以上。所以,书法家大多长寿,练习书法可以怡心养性,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书法养生的原理是什么?古人的书法理论中多处提到书法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蔡邕《笔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意恣情,然后书之。”虞世南《笔髓论》:“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张怀瓘《书断》云:“鄙夫书翰无功者,特有水墨至积习,常清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 孙过庭《书谱》:“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潘之淙《书法离钩》“书者,心画也,毕先乎心,而后乎手,内而理乎己之心,外而尽乎古之法心,而致乎手之正法,而致乎笔之妙。”

        周星莲在《临池管见》里说:“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烦燥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到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这些古代书法理论足以说明,书法有极好的养生作用。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练习书法无疑能修身养性,使人在胸襟、修养、气质上都得到升华。而且更重要的是书法能调节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现代人对书法与养生进行的实证研究,以香港大学的高尚仁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周斌先生成果最为丰富。高尚仁先生曾对书法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特点进行过深入研究,发现在书法活动过程中,人的呼吸、脉搏、血压、血容积以及脑电活动都有相应的变化,特别是血压与呼吸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书法具有集中注意力、稳定情绪、激活认知、加强知觉敏感性等作用,还可以降低焦虑水平,对人的情绪状态有积极影响。周斌先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探寻了书法练习与儿童智力、人格、情绪的关系,如相关文章《书法练习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书法练习对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等研究,均以实践结果证实了书法艺术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书法可以给人带来喜悦,这种喜悦使人延年益寿。悦字由心和兑组成,悦是指人的内心得到解脱和释放而产生的快乐!书法带来的喜悦是由内向外的,物质享受带来的快乐是由外向内的,内心产生的喜悦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书法带来的喜悦,远远高于物质享受!书写者在运笔时能使产生愉快、轻松、清虑、专心和舒散等心理反应和状态。这也是书法可以令人达到修身养性的心理和生理效果的原因。

        书者在书写时心定而身动。写大字时,肩膀定,胳膊动。写中字时,胳膊定,手腕动。写小字时,手腕定,手指动。这一组组定与动的结合,具有极佳的养生效果!心定而身动是最上乘的养生秘诀。我们的心就像车轴,身体像车轮,车的圆心是定的,圆周是动的,这一定一动才能让车子正常运转。大部分现代人心浮气躁,身体却懒惰不爱运动,心该定而不定,经常胡思乱想,烦恼多、忧虑多!相反,身体白天该动却不动,晚上该休息却不休息,所以才会生出各种疾病!书者在书写时不知不觉就会进入到心定而身动的状态,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这就是在医疗条件那么差的古代,为何书法家还多能长寿的原因。




供稿单位:中管院华夏中心中华书法与健康养生事业部

中华书法与健康养生项目合作咨询:

王海沧:1393911441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