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中医教学之反思

庄 诚

 

一、泸州医专是中西结合好地方。

     中医学教育自古都是师承教学。民国初年“癸丑学制”的出台,中医学教育没有进入国家规划,全国中医药人奋起反抗,广州的九大堂馆1924年创办了广东中医专门学校,北京四大名医也办起了“北平国医学院”,江南孟河学派办起“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四川成都建起成都国医学院,即就中国首批中医学院之前身。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当年孔伯华给毛主席上书陈情云:“医之作也,求百病之本,执技精良,方能拯济疾苦,故宜首重其培养人才”、周总理当面表扬:“孔老不高谈空理,务求实干。”新中国于1956年创办了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四所中医学院,开始了中医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四老”为共和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传承人。

庚子年国运不济,中医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医药从业人员人数减少1/3。全国中医医院,从1966年的330所减少到1977129所、中医学院由21所减减少到11所。1978年伟人扛起中医振兴大旗。19803月,卫生部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共存的方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条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确立了中医药等传统医药的法律地位。而对当时出现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西医西药迅速走俏,中医日益边缘化的格局。

    我作为一名出生中医家庭对中医药有满腔热忱的追求者,青少年时代以好奇之心,跟着家父在家制造痔疮、梅毒的熏香姜枣煨制砂仁炼制棕榈炭救治崩漏独自一人到乡下采集草药,曾在黄田坝冰封的水沟里采挖三白草的根茎,冰渣划的两腿鲜血长流。一公斤鲜白可爱的三白草换得五毛钱,兴奋了好久。1964年,如愿考上成都中医学院后来听说老爷子在家收到邮差送到的录取通知书热泪盈眶,两手颤抖。老爷子终于有了中医的继承人。我是学习中医的幸运儿,上学生活费国家包了每月12.5鸡蛋、牛奶、回锅随便吃。在那困难年月是好在天上了。课堂上,吴櫂先、陆闻鸿、郑孝昌、彭履祥、凌一揆等清一色的老前辈授课。名师授课故事多多,生动有趣再回到书上的知识点,本本、书籍划满了重点符号,添注段段经文、该背诵都做到了。宝贵的两年时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理论。文革的冲击只浪费了两年,学校恢复了复课带革命。随即进入了大医院临床见习实习,学到中西医的临床技能知识,手术前洗手、拉勾勾、看完一台台手术、接生婴儿……。六九年跟着老专家冉品珍、李克光等下乡巡回医疗三个月(见照片),在家父的工作单位金牛区人民医院侍诊,抄处方。拜会了田鸣(田八味、经方大师),李鸿渐(李斯炽院长的二兄弟,“二老师”)、匡泽民、谢光甫、从师恩师徐庶两年,得其秘籍。1971年大学毕业赴泸州医专工作。中医科有几名老中医:罗钰生、张绍岩、张老与同门师兄张均斗,为易教育,传为中医师承教育佳话。我长期跟随张绍岩,得很多言传身教跟他学会早读典籍之习惯。泸医虽西医院校不排挤中医,五六年,中医科主任张君斗召集武林高手六七人创造西医内科与中医科门诊人次平分秋色的壮大阵容,泸医至今引以为傲的故事

在住院部工作中,西医门诊收入中医科住院的病种: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叶性肺炎、小儿蛔虫病、胆囊炎、神经衰弱......稍有空闲,便去陪赵师种药、收药,在中药房里调剂。最希望的是西医各科的会诊单,战斗成绩有:大半夏汤救治胃Ca术后的呕逆;参附汤救回肺结核咯血;脉微欲绝,独参汤回光返照;救衄血者神昏、循衣、摩床;一剂桂枝汤加川芎、当归治愈产妇高热、汗出恶风,振奋了中科院血液病研究所的北京学生(高龄、高级西医)她、他们,终于道出一句经典语言:“我们学过几次西学中总离不开用西医理念运用中药,没见过用温热药来治发热的疾病1975年夏天最精彩的故事一泸建司女职工黄疸胁痛、高热寒战,输液几日未见好转。我值班时一学长给我下达书面通知,把“请庄诚同志今晚最迟十点把该病人送到手术室去,否则一切后果由你负责”写在病历上当晚病员疼痛暂歇,病者害怕手术,求我开中药排石,那年月要造影才知是结石。我心里有强大的西医手术为后盾,遂违令处以胆道排石汤柴胡、白芍、茵陈、黄连、木香、郁金、大黄、芒硝。我亲自抓药,亲自电炉煎熬。顿服300毫升,次日晨得胆石五枚创我科排石先例。还未交班下班患者又痛得死去活来,众人的兴奋又直转冰凉我遂施以626电针治疗期门、日月、胆囊俞。一阵阵电流,患者针刺皮肤扭起阵阵皱浪半小时不得缓解。学长命抬去手术室。手术准备齐了麻药针管排好,外科洪达生主任叫不忙推麻药再观察一会儿。他用紫药水在患者上腹画出一茄形肿大的胆囊,“中医老者儿快来摩摩胆囊同学们真高兴见到、摩到了。又平静了一会儿,患者自觉胆囊区“叽咯一下”,洪见肿胀的胆囊消失不见高兴的吩咐:“取了取了,抬回中医科,不做手术了。”医患皆喜,当晚患者排出1cm*2.5cm杆状结石.....

2021年夏,一位90岁的老太太跌跌撞撞的赶到我诊断室“我的救命恩人呐,我找的你好苦啊!”一眼就认出了她,周光莲,那位逃过一刀大难不死的胆管结石患者。我两眼含着热泪接待了他,全场十多位候诊病人赞叹不已。50多年的泸医工作,中西医并存,相互尊重,互相取长补短,多么和谐的医院,感谢泸医培养

二、人才培养是中医事业的百年大计。

1、中医现代的衰落是国人文化自信失落。我们自己的中学时代,数、理、化、外科就耗费了学子主要精力。语文教学没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国学更是无从谈起,最后中学毕业写作表达力差。考上中医大学才多沾点儿古文,才和中医理论联系起来,六年制的学习中医西医比是73,外语是选修,所以中医的基本功是打牢实了的,西医知识动摇不了中医学的根。我们这代人中医的课堂,授课、带习教师都是临床的名师,还真的为国家培养了那时期最后一批中医的纯爷们。目前这批中医骨干所剩无几,身体好点儿的,还能撑十来年啊!

自从77年恢复高考以来,各中医院校还招到几届优秀中医学子,但在强大的市场经济冲击下,不少人出国的出国,下海的下海,留下来在中医行业中又成少数,出类拔萃的更少。

2、现今的中医大学的学子,五年制中医西医课比是55,一个年级两三百个学生,考研外语要过四级,《内经》课是选修,这叫中医学的教育?西医课一上完,中西在脑子里互相冲突,学生说脑子里都糊涂了。这样的毕业生分赴哪里去?学生说:有部分考研成功,一部分到县、市医院,签下几年工作合同,待考研成功,该单位续聘或跳槽,也有到城市的诊所去应聘,无路去的回家再备考。

再看我们自己医院,中医状况不容乐观,从第一届毕业生(本院教的)西化了不少,各科室主任、骨干都是西医为主,中医早已丢掉。全医院三千多人,正式定员职工五六百人,招聘的规培的基本工资两千多点,是不能养家糊口?你要坚持中医不容易。一般的你不开西医诊疗,绩效工资就没得,美其名曰中医院不是中医为主,而仅靠中医药收入医院没法运转。中医怎样生存?怎样发展?

3、再来看看民间中医,一位名师徒弟好几十个,各个小诊所也办得起、养得活,还多系纯爷们的中医。这样看来,师带徒的中医教学模式,既符合传统又减轻国家的负担,病员多为自费,没有医保,病人还是那么多,我们三甲医院的博导的中医水平远远赶不上他们。看来国家应重视中医这支力量,政策上关照关照,自有高手在民间。再回看北京四大名医、江南孟河学派,都是师承,都还自发办起中医专门学校,为新中国培养好多中医精英。民间优秀的中医诊所就是中医大毕业生的最好规培地!

4、开办全国高级中医培训班。

为搞好抢救传统名老中医的工作,各地卫生领导主动上门关心他们,听他们的呼声,特别是没有子女继承的,落实到单位领导,派优秀的学生,心心相印的交流、记录,不能让宝贵知识带到坟墓去!(内江市东兴乡的陈复生,泸州江阳区通滩镇张朗曦)

全国或全省,应举办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培训班,学员应有主治中医师以上资格的从业人员,由省中医管局聘任授课人,发出文件确定人员,通知授课准备、学时、时间地点。时日一至两个月,全日制,五天授课,上下午共六学时。授课专家自报上课学时,中管局再统筹安排。五天应集中学习,晚间讨论交流,培训班结业中管局颁发证书,为今后继教学分,或为继续晋级之凭证。授课者亦应《周礼》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

中医高等院校教育应改革,生源是文科生,学制回到原六年制,教材也应守那套老教材(64年版),把古代汉语部分内容加入,把北京四大名医、孟河世家之精神纳入教学内容,外语选修,中医西医课比改成82。头两年基础课;中两年上午临床侍医(见习),下午授临床课;后两年跟师,即师承教育。动员整个社会中医的力量,这样培养才是纯爷们中医的后生。

三、中医大专、中专教育是中医的源头。

中药资源调查、访问中医之生存见闻:合江五通镇卫生院,中医一退休,未见返聘,有点名气者,不准在家门口诊病,要诊病离医院十里外去干!被调查医者躲闪不见,我等亮明身份,医者掏出心肝宝贝,展示古旧医籍、学习心得、祖传秘方……揪心、揪心!内江一名老中医陈复生80岁,相见如故,兴奋不已,叹曰:此中医武林之高手!泸州江阳区通滩镇,镇馆之宝(成都中医大67级)85岁,脑子清楚,脚废行动不便,五十多年辛劳一生,无人继承,这才是中医博士的工作站啊,时不我待!

在下看中医基层卫生站,招牌、中药柜漂亮,药名标签满目,要抽多空无货,曰:为何空也,答曰:卫生站仅我一人,病人少,大病不敢来,小病点滴加点中成药。这样的最基层跟当年的一根针、一把草赤脚医生差不多!

我院还为泸州办了两件好事,70年代社来社去班为古蔺边远山区基层中医工作者举办一年制专科培训班,我任教带习,还真的为基层培养了几颗中医种子。90年代又举办了一届中医大专班,还好培养了几十位中医的卫士,现还是该县中医之牛人。

现今中医高等教育大力兴办,当然是最重要的举措,然毕业生就业就难了,三甲大医院你进不去,县里、乡镇医院又有点儿屈才,大多在接收医院,待考研、读博跳出龙门。

    恢复中医的中专、大专教育还好处多多,一是生源好,读书成本少,返回本乡本土,留得住,养的活。想当年不少优秀的这批学生,现在都还是我院科室的骨干,现多以退休矣。

恢复中医的大专、中专教育是培中医之本、扶中医之源头,合符国情、民情。就像森林之中有高耸入云之乔木,也有壮实矮小之灌木也!自成天然,合符生态!

四、中医师承教育的试点。

60年代我们读中医是最幸运的时期,授课者皆名老中医,吴櫂仙、邓伤寒、彭金匮、冉温病、凌一楑……中医西医是73,古文为主,外文选修,中医之根扶得直、长得壮,现存的同学纯爷们的中医大有人在。

我们培养的中医毕业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出国的、企业的、从政的、任教的,优秀也多多,中医的纯爷们就少了,临床被西化的多多,深感中医后继乏人、乏术就在眼前。2018年春,我大胆一试,动员两名中医系04级在职医师(蒲江县、金堂县两中医院副院长)离职跟我规培,提供住宿,天天在一起,上山采药、炮制。临床上,涉及疑难重证:小肠克隆病、红斑狼疮、Aids、丹毒、心衰、呼衰、肝硬化腹水、男女不孕不育(2020~2021年)生育婴儿198名,22名待产、妇科HPV阳性的阴转、萎缩性胃炎的逆转……大大的夯实了他俩的中医功底,成功的挽救了被西化的中医学子,三年后现已是理直气壮的中医纯爷们,返成都重新创业!

2021年冬,又迎来新的挑战,医院创办了经典病房,让我们的中医后生们,亲眼见到小柴胡汤的退大热、二冬生脉散抢救呼衰心衰、一剂清利湿热处方痛风的剧痛就拿下、两克商陆丑牛子粉末就去掉(西医的利水药无力回天)肝硬化腹水、茵陈五苓散加附片6g,彻底去完腹水,一周痊愈出院。中医就是不怕危重疾病!重振中医之雄风。

2021年末,再迎来外孙及其两室友(三名来自成都中医大的毕业生)就是三甲去不了,小医院又不愿意去,遂投庄氏国医馆规培试验。提供住宿、助学金,天天重新学习师承教育,在为国家培育三苗纯中医苗木,把我们中医教育中最重要的一课补回来——师承教育。国家培养了我,我感恩社会、感恩新时代、报效祖国医学、回报社会。



 庄诚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华夏传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暨复兴之基课题组首席专家